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全在这里
我国古代人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纪年方式——“干支”纪年法。要记住每一个年份的干支组合相当困难。人们巧妙地运用了十二生肖来辅助记忆。每一种生肖对应一个地支,每年以一种动物作为代表,使得年份记忆变得简单而有趣。
古人根据动物的活动特征和出现时间,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时辰相对应,创造了十二生肖。它们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每一生肖时辰,都有着独特的背景和意义。
当夜晚的钟声敲响子时,即晚上11时至凌晨1时,老鼠活动最为频繁,胆子也最大,因此子时与鼠相配。在安静的丑时,即凌晨1至3时,牛开始“倒嚼”,享受舒适悠闲的草原时光,所以丑时与牛相伴。寅时,即凌晨3至5时,是老虎最为凶猛的时刻,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候避免外出,因此寅时与虎相配。
清晨的卯时,即5至7时,玉兔与月亮的代称相互辉映,太阳尚未升起,世界仍沉浸于朦胧的月中。龙是神话中的生物,传说在早晨的辰时,即7至9时,群龙行雨,因此辰时属于龙。巳时,即上午9至11时,是蛇最为安静的时段,它们隐蔽在草丛中,不伤人于无形之中,所以巳时与蛇相伴。
午时是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依据道教的说法,此时正是阴阳换柱之际,其他动物都选择休息,唯有马还习惯性地站立甚至睡觉也保持站立状态,所以午时被赋予了马的属性。未时则是下午1至3时,羊在此刻撒尿频繁,传说其尿能治愈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与羊相配。
申时是下午3至5时,猴子喜欢在此刻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酉时则是下午5至7时,日落之际,鸡开始归巢夜宿。夜晚的戌时,即晚上7至9时,是狗看家守夜最为警惕的时刻,它们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来保卫家园。亥时是晚上9至11时,此刻的猪睡得最酣畅,发出的鼾声最为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
生肖与十二地支紧密结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和亥猪。这种结合不仅方便了人们对年份的记忆和推算,也蕴含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动物的深刻理解和观察。
易经入门,周易占卜,易经算命,易经算卦,周易八卦,易经64卦,周易预测,周易六爻,易经万年历,周易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