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2时辰对照表

在中国古代的时间划分中,每个时辰都有着独特的名称和时间段,这些名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子时,即23点到凌晨1点,被称为夜半,又名为子夜、中夜,代表着深夜的宁静与安详。丑时,即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间段鸡鸣声声响起,人们开始从睡梦中逐渐苏醒,荒鸡之名也由此而来。寅时则是凌晨3点到5点,此时天空渐渐明亮,黎明破晓,又称平旦、早晨或日旦。

随着阳光的升起,卯时来临,即清晨5点到7点,这是日出时分,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又被称为日始、破晓、旭日。辰时则是早晨7点到9点,人们在这个时候吃早饭,因此又被称为食时或早食。紧接着是巳时,即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间段临近中午,又被称为隅中或日禺。

午时则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是太阳最高的时候,又称日中或日正。未时则是下午1点到3点,太阳偏西的时刻又被称为日昳或日跌、日央。申时则是下午3点到5点,傍晚时分人们工作或劳作了一天,准备休息或享用晚餐,因此又被称为哺时或日铺、夕食。

酉时是下午5点到7点的时间段,此时太阳落山,人们开始准备休息或进行一些夜间的活动。戌时是晚上7点到9点的时间段,天色已晚但尚未进入深夜,黄昏时刻的宁静与美好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是亥时,即晚上9点到深夜11点的时间段被称为人定时刻或者定昏时刻代表着夜色已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间。

每个时辰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代表着古代人们对时间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星座配对,星座查询表,水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