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赏花的讲究 花香分九品
当人们形容一位美人时,常常会使用“国色天香”这一词汇。这一成语原本是用来赞美牡丹的色泽与香气,体现了其与众不同的美丽。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便是对牡丹美丽花色的赞美。那么,其中的“天香”又是何意呢?这便要追溯到古人赏花的雅趣,以及他们对花香的分品了。
在我国古代,人们赏花时非常注重花香,这与“香气养性”的观念息息相关。古人将香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养口”、“养鼻”、“养目”等,而花香则属于“养鼻”的范畴。《荀子·礼论篇》中提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这是为了养口;而椒兰芬苾,则是为了养鼻。”
四季之中,各有其独特的花香。春天有梅花香,夏天有荷花香,秋天有桂花香,冬天有瑞香。而花香中的极品,则被称为“天香”,意味着这种香气仿佛与生俱来,美如天然。牡丹、梅、桂等花的香气,都曾被誉为“天香”。如唐代李正封在诗句中写道:“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描绘的是牡丹花的香气。
古代文人最为推崇的花香,非兰花之香莫属。明代张谦德在《瓶花谱·品花》中,将花卉分为九品,其中第一品包括九种花,而兰花则位居榜首。其余依次为牡丹、梅、细叶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阳。
在北宋时期,兰花的香气甚至被称为“香祖”。据宋陶谷的《清异录·草木门》记载:“兰虽只开一朵花,但其香气却能使得整个室内馥郁袭人,且能持续很久,因此江南人称兰为‘香祖’。”孔子在作《猗兰操》时认为,兰香应为王者之香。而在先秦时期,人们更是将兰花的香气封为“国香”。《左传·宣公三年》中提到:“因为兰花的香气令人倾倒,人们如此着迷。”可见古人对兰花之香的推崇之情。其独特之处在于,“兰香不可近闻”,香气清幽飘渺,因此古人称之为“幽香”。这种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十二属相,生肖属相,属鼠,属牛,属虎,属龙,属兔,属蛇,属马,属羊,属猴,属鸡,属狗,属猪,属相相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