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时辰发音

十二时辰的发音与对应的现代时间段如下所述。在中国古代,时辰是时间的计量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小时。一整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由十二地支来命名,这些时辰的独特发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子时(zǐ shí),是夜晚的起点,对应现代时间的晚上23点至凌晨1点。此刻夜深人静,是安眠的好时机。

接着是丑时(chǒu shí),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至3点。在这个时刻,大地还在沉睡,夜色尚未完全褪去。

寅时(yín shí)则来到了清晨,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3至5点。阳光初升,万物开始苏醒。

卯时(mǎo shí)紧随其后来到清晨,此时为现代时间的早上5至7点。太阳逐渐升高,人们开始新的一天。

辰时(chén shí)和巳时(sì shí)则来到了上午的时间段。辰时大约是早上的7至9点,巳时是上午的9至11点。阳光普照,人们工作或学习更加高效。

午时(wǔ shí)是中午的时间,对应现代时间的中午11至下午1点。此刻阳光炽热,人们享受午餐时光。

紧接着是未时(wèi shí)、申时(shēn shí),它们对应现代时间的下午时段。未时是下午的1至3点,申时是下午的3至5点。这段时间通常是工作或学习的重要时段。

酉时(yǒu shí)则是傍晚时分,对应现代时间的晚上5至7点。此刻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渐暗。

戌时(xū shí)和亥时(hài shí)则来到了夜晚的时间段。戌时是晚上的7至9点,亥时是晚上的9至晚上11点。夜晚是人们休息和放松的时刻,也是一天的结束和新一天的起点。这十二个时辰蕴含了古代人们对时间和宇宙的独特理解,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