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驱逐舰又被撞破了

截至2025年3月2日的公开情报显示,近期并未发生美国驱逐舰被撞的事故,但历史上曾有过惊险一幕,尤其是2017年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的碰撞事件,堪称典型案例。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菲茨杰拉德号”事故回顾

1. 首度碰撞

2017年6月17日,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在日本海域,雄姿英发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不慎与一艘菲律宾籍货轮相撞。这次碰撞给舰体造成了严重损害,导致7名美军士兵丧生。此后,该舰被紧急拖回横须贺港进行初步维修。

2. 二度受伤

仅仅过了5个月,同年11月26日,该舰在转运至名为“Transshelf”的运输船时,又遭遇了撞击。这次撞击造成了船体新增两处破洞,迫使它返港进行紧急修补,并推迟了原本返回美国进行大修的计划。

二、事故揭示的隐患

1. 维护流程漏洞

两次事故相隔仅数月,这不得不让人质疑美军在舰艇的维修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失误和安全管理漏洞。显然,这样的维护流程和管理模式亟需改进和优化。

2. 全球部署压力

频繁的碰撞事件背后,或许与美国海军长期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强度部署有关。长期的舰艇疲劳和人员训练不足,可能是导致这一连串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相关背景解读

近年来,美国军舰碰撞事件屡见不鲜。就在不久前,“杜鲁门”号航母甚至与货船相撞,导致舰体严重受损。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外界对美军航行安全及其舰艇维护能力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一碰撞事件中,美军因关闭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导致避让失败,这似乎暴露了其在航行中的特权思维与安全规范之间的冲突。这种“隐身航行”的做法或许正是引发事故的之一。

注: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2025年并未有新的驱逐舰碰撞事件发生,让我们希望这样的和平状态能够持续下去。以上内容旨在回顾历史,警醒未来,确保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