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一、背景解读

在三国鼎立的纷争大势下,蜀汉创始人刘备已离世,留下的先帝遗志如同明灯指引着蜀汉的未来。天下三分的格局之下,蜀汉的核心区域——益州,民生凋敝,面临着曹魏与东吴的双重威胁。蜀汉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可谓创业未半而中途受阻。

二、关键词与情感表达

1. “先帝”:这是对蜀汉开国君主刘备的尊称,他的英魂虽已远去,但他的伟业和志向仍激励着每一个蜀汉子民。

2. “创业未半”:这不仅仅指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大业尚未完成,更代表着蜀汉人民的期望和梦想尚未实现。

3. “中道崩殂”: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他的离世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也激发了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未竟的事业。

此句开篇便揭示了蜀汉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备的深深哀思。情感基调哀而不伤,既充满对先帝的敬仰和怀念,又表现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三、文学表达与结构作用

这句话以简练而深刻的词语概括了蜀汉的形势,为后文提出的治国建议奠定了逻辑基础。采用“先帝…陛下”的对比句式,不仅突出了政权延续的合法性,还强调了现任领导者肩负的重任。

在争议解读方面,虽然有人认为这与刘备遗诏的表述相似,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这是诸葛亮通过“借先帝之言”来强化政治合法性,体现其治国策略的高明。这句话以其精炼的16个字,既揭示了蜀汉的危机,又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成为了中国古代政论散文的典范表达。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蜀汉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诸葛亮等重臣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们必须找到一条能够引领蜀汉走向辉煌的道路,让蜀汉继续沿着先帝的遗志前进,完成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伟大事业。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