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使用的十大禁忌,你用的对吗
在中国,使用筷子吃饭的文化源远流长,从遥远的古代流传至今。在自家场合,筷子的使用或许可以随意些,但当有客人在场时,使用筷子的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来一下筷子的使用,你是否遵守了以下十大禁忌呢?
要避免“三长两短”。在餐桌上摆放筷子时,切忌长短不一。这种做法的含义是“死亡”,源于古代人们对死后入棺的联想。这种摆放方式被视为大不吉利。
要避免“仙人指路”。拿筷子的方法也是有一定规矩的。伸出食指的拿法,在北京人的眼中,有指责他人的含义,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用餐时用筷子指人也同样不被允许。
“品箸留声”也是应当避免的行为。用嘴来回嘬筷子并发出声响,不仅令人生厌,还被视为缺少家教的做法。
还有,“击盏敲盅”被视为乞丐要饭的行为,用筷子敲击盘碗是不被接受的。这种行为让人联想到乞丐乞讨时的哀告和施舍的场景。
“执箸巡城”和“迷箸刨坟”都是缺乏修养和极其令人反感的做法。前者是指在餐桌上不知从何下筷,后者则是指扒拉菜盘寻找猎物,如同盗墓一般。
另外一方面,“泪箸遗珠”也是不可取的行为。用筷子夹菜时,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被视为严重失礼。“当众上香”也是不被接受的。帮助他人盛饭时,将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视为大不敬,因为这与为死人上香的习俗相冲突。
“交叉十字”和“落地惊神”同样需要避免。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会被视为对同桌其他人的否定。而不慎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则被视为惊动了地下的祖先,是严重失礼的表现。但筷子落地也有破法,可以根据自己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以示尊敬。这些筷子的使用禁忌,既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也体现了对同桌其他人的尊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下一篇:没有了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