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犹饿死全诗
【其一】
春风拂面,播种下一粒粟米,
秋风轻扬,收获万颗金黄的谷粒。
遥望四海,无一处闲置的农田,
辛勤的农夫仍不免于饥饿而死。
【其二】
烈日炎炎,农夫挥锄,汗水滴落,
滋润了禾苗下的沃土。
谁曾想到那碗中的美食,
每一粒都凝聚了农夫的辛苦?
说明:
这两首古诗,源自唐朝诗人李绅的笔下,以其朴素而深刻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剥削的现实。
第一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社会的残酷现实。“四海无闲田”,农田无一处闲置,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农夫犹饿死”,则揭示了尽管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农民却依然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暗示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
第二首诗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粮食的珍贵和农民的辛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的辛勤劳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让人意识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凝聚了农民的汗水与辛劳。
这两首诗虽然版本间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如“秋收”与“秋成”的互换,但都不影响其核心内容的表达。它们都是对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李绅的这两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它们不仅是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也是对世人的警醒,提醒我们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反思历史的教训。
下一篇:没有了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