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人的民间艺术形式耍神楼
韩城的古老民间艺术形式——耍神楼,融合了舞蹈、武术与信仰,每年农历七月,当地人在谢雨送神之际,都会展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深深植根于韩城北原、东原一带的民间祭祀舞蹈,历史悠久,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神楼,是一种融合了庙宇与楼阁元素的木制建筑,内部供奉着泥塑神像。这些神楼分为文武两类,各有特色。武神楼以黑虎神与灵官神为主,形象威武;文神楼则供五池菩萨,庄重肃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法王神楼,更为高大沉重,需十六人共同抬动。
耍神楼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包括趔、跳、抠、跑、撞、跪、扳、压以及上杆、游摆、武打等。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展现了韩城人深厚的舞蹈与武术功底。
在耍神楼的过程中,人们会模拟神的姿态与动作,如同天神降临一般。例如,“趔”的动作中,抬神楼的四人需要配合鼓点,左右摆动神楼,使楼内的神像也仿佛活灵活现地舞动起来。而“跳”则是随着锣鼓的节奏,抬者双脚并跳,使神楼上下翻舞。“抠”动作中抬者犹如两牛抵架,使神楼更加动荡。这些动作不仅富有节奏感,而且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耍神楼的高潮部分是武打环节。相传人们通过武打来感天动地,使神灵发怒而降下雨水,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虽然武打场面粗鲁残酷,容易致伤人命,但为保留这一传统,村民们正研究设计“假打”方案,用武打艺术代之。如今,耍神楼这一艺术形式已经逐渐走向舞台艺术化的发展道路。
除了上述的舞蹈动作外,耍神楼还有游摆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在抬法王神楼时,由于神楼过大过重,不能象耍武神楼那样轻松舞动,于是由十六位抬者统一脚步,踏着鼓点列队前进。远远望去,如同鱼龙在江水中游摆、跳跃一般壮观。这种表演形式将信仰、舞蹈与艺术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耍神楼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是韩城人的信仰与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独特的舞蹈与武术表演形式。它展示了韩城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舞蹈才华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与欣赏。在历史的洪流中,抬者护者们如同勇猛的战士,肩扛神楼,齐声呐喊,震撼天地。他们的舞蹈场面宏大壮观,气势磅礴,令人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古老传统的热烈颂扬。
据许庄神楼记载,这座神楼最早的重修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元年,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依旧熠熠生辉。韩城市政部门致力于民间艺术的发展,于一九八五年在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由程宝山局长亲自挂帅,挖掘并整理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经过他们的努力,这一舞蹈在时隔半世纪后再次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并被记录保存下来。
当一九七七年日本新制作座民间歌舞团访问西安时,他们表演的《丰神祭》让人们再次见证了抬神楼舞蹈的魅力。据日本方面透露,这种神楼舞蹈艺术源自中国。如今,我国“耍神楼”在消失多年后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其意义和影响更为深远。
这场盛大的舞蹈不仅是韩城地区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抬者护者都肩负着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传统的责任。他们的表演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时代,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您也许会被这壮丽景象所吸引,深入了解后,更会被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所深深打动。
风水大师,风水宝地,住宅风水,阳宅风水,看风水,风水学,办公室风水,祖坟风水,房屋风水,墓地风水,风水先生,房子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