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是怎么来的?
教师节是一个旨在提升全社会对教师职业重视和尊重的特定节日,同时也是对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所作出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的一种表彰。这一节日的由来,与中国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历经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最终于1985年正式确立。
在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教师节,但尊师重教的传统源远流长。这一传统可追溯到孔子时代。孔子,这位古代中国的伟大教育家,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纪念他,各朝各代都举行了孔子诞生日祭拜仪式,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和礼遇。
到了民国时期,教师节的设立有了初步的尝试。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了《教师节宣言》。这个教师节当时并未得到国民的承认。1939年,教育部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这一决定也未能在全国推行。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节的设立几经波折。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在一起。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节日并未得到推广实行。
直到1985年,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这一天,9月10日被确定为中国的教师节。从此,人民教师正式有了自己的节日。
这一节日的设立,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和认可,更是对广大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的一种崇高敬意。在这一天,全社会都会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尊重,让教师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认可。
上一篇:财运面相:哪些特征预示财运旺盛
下一篇:没有了
风水大师,风水宝地,住宅风水,阳宅风水,看风水,风水学,办公室风水,祖坟风水,房屋风水,墓地风水,风水先生,房子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