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杂谈四易经阴阳五行概说
十一,揭开阴阳及其运化的神秘面纱
庄子所提出的“易以道阴阳”理念,深刻揭示了阴阳与易之间的密不可分关系。易不道阴阳则无法展现其全貌,阴阳不入于易则无法突显其本质。在这里,阴阳并非后天所见的明暗黑白,而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本性阴阳。
伏羲为何能画出阴阳八卦?这是因为他在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发现了本性阴阳的存在,这是先天之物。只有先有了阴阳,才能发明阴阳符号,进而画出八卦。没有阴阳的发明与符号的创造,画八卦无异于纸上谈兵。这一过程如同高楼大厦的构建,没有砖瓦灰石,再高超的技艺也无法盖起巍峨的大楼。
为何本性阴阳如此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万物的属性阴阳。无形质的阴阳是万物的根源,是生成有形质的根本与核心。只有认识到这一步,才能准确模拟万物的八卦。否则,即便画出卦象,也无法传达出“以通神明之德”的深意。这里的神明,指的就是先天本性阴阳。
阴阳一词的概念因易而产生,离开易的阴阳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洞无意义的。巧合的是,阴阳的先天意义与现代科学发现不谋而合,都是描述那种不见不闻、生天生地的物。易称之为阴阳、道,而科学则称之为微观粒子。
先天本性阴阳,实际上就是科学所说的微观粒子。这些微观粒子的状态与五行相对应,包括未极化的正负粒子、至极化的正负电子以及中性粒子,共计五种状态。其中,正负电子碰撞而湮灭的现象,是中国物理学家何泽慧女士首次发现的,至今仍是物理学界的未解之谜。
阴阳的运化过程复杂且并行缠绕。以乾九三爻辞为例,其运化过程并非简单的阴阳消长转化,而是如同六爻卦的各爻旺动,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过程。阴阳二者是并行缠绕不分的,在运化过程中相互对应、相互影响。
《尚书-洪范》中记载周初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涉及到五行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五行与阴阳紧密相关,通过五行的特性来解读世间万物。例如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等,这些都是对五行特性的形象描述。
自古以来,阴阳五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流传甚广,其起源更是久远难以追溯。传闻在商末周初的箕子时期,五行学说已经广为流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箕子所掌握的五行知识,并非直接从易经中领悟,而是从流传中的部分内容中汲取。
易经的主要部分被最高统治者严格掌控,是皇叔地位的箕子也无法触及的禁地。易的要义是密传的,非所传者无法得知。箕子只能搜集一些流传中的见闻,从中了解五行的皮毛,涉及五行的名称、性质与五味等方面。而后世的阴阳家们在这个基础上生发演绎,结合黄帝内经推演出五行生克制化等一整套制约系统,形成了所谓的五行学说。
《尚书-洪范》所载的五行与真正的五行真义相去甚远。对照阴阳五行真正意义的四条标准,无一条符合。由此可见,真正意义的易经阴阳五行自古并未真传,现今的阴阳五行学说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这一残酷事实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及早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黄帝内经中的精华内容,如五行的划分标准、阴阳之道在人身的意义作用等,很可能源于黄帝。内经中提及的阴阳、金木水火土五行等文字,是古籍中出现频度最高者之一,几乎遍及所有篇幅。这一事实说明,箕子所言的五行在黄帝时期甚至更早的神农中后时期就已形成。
五行流入世间是经过一番曲折摸索过程的。因为易的精华思想被严格禁绝,五行观只能脱离易这个母体而别寻出路。这个别寻就在于将五行观变成五阶分类法,用方法代替认识观点。例如,《素问》中的几篇论述,虽然涉及五行,但更多的是将五行作为诊断、预判甚至治疗方法的依据,而非如实动变景象。这种用法与实在总有相当距离,真实度必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黄帝内经除了包含许多阴阳五行的比附模仿成分外,还蕴含了一定份量的易经真义。这些真义虽然有限,但却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曙光。对于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医学实践,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阴阳五行的流传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其起源难以追溯。箕子所了解的五行并非真义,而黄帝内经中则蕴含了部分易经的真义。在解读和应用阴阳五行时,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客观,避免被误导和误解。在古老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章中,深藏着易经的精髓——阴阳之道。阴阳,乃是天地之大道,万物之本性,生命的起源,以及生死的根本。这一理念,犹如一道光芒,贯穿了中华医学的始终。
黄帝内经,作为中华医学的宝典,清晰阐述了阴阳、道的内涵。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形成了完整的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学说,成为华夏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张景岳更是强调阴阳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医理的基础。
黄帝内经与阴阳五行学说在华夏医学的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的也存在部分欠缺。其中阴阳五行多有比附模仿,有时偏离了易经的真义。这一点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不仅影响到中华医学的精髓能否被完全领悟,更直接关系到医疗实践的准确性。
为何要以易经为标准来检验?因为黄帝内经和华夏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的根基都是易经。历史政治的原因使得易经的名称被隐去,但医家们都心知肚明。正如张景岳所言,“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中医理论是建筑在易经基础上,必须以易经作为唯一依据和检验标准。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既有真义,又有比附模仿的成分。这种真假相参的状况,首先使得中华医学难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次也会对医疗实践带来不良的影响。几千年来,这种带有瑕疵的理论体系一直贯穿于中华医学的始终,作为人身肌体、脏腑、经络、生命生理的理论阐释以及诊断、医疗各方面的指导思想。
而在卜筮领域,比附模仿的形迹更为显著。除了六爻加入五行外,还有诸多牵强附会的解读方式,离易经阴阳五行的真义越来越远。
中医理论及其他领域在阴阳五行的应用中,其内容大多背离易经真义。阴阳沦为属性后天层次,五行变为五阶分类方法,比附模仿,不能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对易经及其社会实践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尊重原创。
星座配对,星座查询表,水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